【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主办: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
主管:中国科学院
ISSN:1004-8227
CN:42-1320/X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1.747863
被引频次:89666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A化学文摘(2013);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2019-2020);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2019-2020);EI工程索引(1998);美国剑桥科学文摘(2013);统计源期刊(2018);文摘杂志(201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期刊分类:理论经济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黄河:不朽的大河文明

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要让大河文明重焕活力,首要的是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双生态文明,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明也蕴育着不朽的中华文

要让大河文明重焕活力,首要的是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双生态文明,应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明也蕴育着不朽的中华文明。

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东方两河文明是世界上伟大的文明,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文明血脉今天依然流淌在中国大地上。另外三个古文明也都与河流相关,它们是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

>> 图1:古代四大文明

这四大文明起源于距今约4000—5000年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农业文明,这是因为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冲积平原肥沃的土壤,同时,人类也有了驯化植物的能力。黄河流域的植物驯化历史很早,开始于新石器时代。例如黄河流域长期以来就被视为大豆起源地之一,在距今4000—3500年黄河文明兴盛期,大豆的尺寸和含油量都出现明显分化,表明此时大豆的驯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黄河物质文明的演进。

黄河文明在历史上的兴衰演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多方面,最终是“文化”的进程。“黄河”之称并非自古就有。《水经注》中称“上河”,《尚书》中称“九河”,大约在汉代有了“黄河”之谓。南北朝范云的《渡黄河》有“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唐代刘禹锡曾写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元代贡泰父的《黄河行》说:“吁嗟雄哉!其水一石,其泥数斗。滔滔汨汨兮,同宇宙之悠久。”泥沙可以为黄河带来雄浑之感,不过一直以来,泥沙带来的更多的是悲壮——壮之于奔泻万里,悲之于生态色衰。

>> 表1:古代四大文明发源地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长江流域名称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文明) 古埃及文明 印度河文明(哈拉帕文化) 黄河长江流域文明形成时间 约公元前4000年 约公元前4000年 公元前3100年 公元前3200—3000年文明时间 在萨珊王朝(公元224-651)晚期因与阿拉伯帝国战争和生态衰落而消亡公元3世纪古埃及文化与宗教没落并消失公元前1750年左右因外族入侵灭亡 文明持续

对此,文化生态学或可给出探索性答案。文化生态是人类各种文化要素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文化(文明)编码。新文化生态学指人类与它赖以存在的环境之间的共存关系之文化状态,包括人类受其环境影响产生的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状态、环境被文化的状态和两者的系统状态。新文化生态学或者说生态人类学用文化生态的观点看待人类的各种系统,包括人的种群与环境、政治与经济、行为与心理,以及社会和文化的整体系统。学者们探讨了不同的文化生态系统,提炼出文化核、文化适应、文化平衡和文化环保等概念。人类学家格尔茨在《农业内卷化》中提出了系统生态学的方法论,关注文化、生物和环境之间的持续相互作用。“注重系统的普遍特性(系统结构、系统平衡、系统变迁),转向一些深刻的问题:假定一种文化生态系统是通过比较文化核心和有关的各种环境因素之间的不同关系而加以界定的,那么,这个系统又是如何被组织在一起的?调节其功能的机制是什么?其发展和衰落的特有方式是什么?”

黄河文明是一个自足的文明体系,曾经是文化生态的典范。黄河文明的兴起来自早期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文明,以及由此带来的早期中华文明的文化生态系统,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王权制”和早期的“国家”形态,这一国家形态后来在秦代形成统一的帝国。关于早期的王(皇)权制度,学者唐晓峰认为:西亚的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2320年时出现统一国家阿卡德-苏美尔,形成“两条河流,一个王权”的局面;而中国的黄河、长江两流域最早何时共尊一个王权,还是一个尚待研究的问题。不过显而易见的一点是,黄河、长江流域的统一比西亚两河流域的统一要难得多,也伟大得多。在笔者看来,黄河文明在其进程中并非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包括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都相比同年代的黄河流域更为先进),但黄河流域的王权制及其早期的国家形态,是一个文明后来居上的重要支持。

二是黄河流域孕育演化出诸子百家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系。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分布地区都是黄河流域各省,其中河南、山东为多。这一哲学体系不同于时间相近,偏重自然哲学如科学哲学、宇宙哲学的古希腊哲学,其更偏重于社会哲学,也是国家治理的哲学,有着除了“礼治”之外的“文治”“德治”传统。很多精髓后来凝练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统之中。这一哲学体系与王权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政治文明。


文章来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网址: http://www.cjlyzyyhj.cn/qikandaodu/2020/0923/384.html


上一篇:中国传统十大名花
下一篇:关于进一步规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